学党史忆初心 明校史担使命 ——信息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1-11-17    浏览量:99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恰逢东华大学70周年校庆,为了深入加强党史的学习教育以及探究东华大学70年来与党同行做出的贡献,信息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开展了“学党史忆初心,明校史担使命”主题党日活动。活动由党支部书记王秋莲同志主持,这也是支部激扬青春系党心,我与祖国共奋进系列主题活动之一。

支部书记王秋莲同志带领支部成员回顾了东华大学助力中华民族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进程。学校始终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同心同向同行,为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为新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壮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伟大贡献。党支部同志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感受。

屠顺权同志说:“东华大学七十载奋进征程中,一代又一代‘东华人’将自己的努力同国家的材料和纺织事业的振兴发展紧密相连,在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程中,‘东华人’也创造并见证着母校的辉煌,每每忆起钱宝钧老校长所作的‘不为一己求安乐,愿做别人嫁衣裳’的明志诗时,我都心潮澎湃,我们这一代‘东华人’也应紧跟先辈们的脚步,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为祖国和人民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肖云发同志说:“建校七十载,从解决普通百姓日常穿衣难的问题到宇航员的宇航服、再到天宫空间实验室的‘翅膀’,东华大学立足优势学科,培养优秀人才,为中国纺织业贡献了巨大的动力。数代东华人也一直践行‘崇德博学,砺志尚实’的校训,为新中国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我们应该向前辈们学习,把满腔热情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 ,为更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卢嘉王男同志说:“日月梭七秩,锦绣绘新篇,东华大学建校七十周年以来,一代又一代东华人秉承‘崇德博学,砺志尚实’校训,扎根中国大地,从立志‘为全国人民穿好衣’到助力‘天宫’‘天舟’‘北斗’‘神舟’‘嫦娥’,绘就了绚丽的历史画卷。作为一名东华人,应不忘初心,不负韶华,向前辈看齐,在专业领域奉献青春力量。”

王羽同志说:“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东华大学项目组苦战4年,成功研制出航天级高纯粘胶基碳纤维,为国家头号战略武器成功飞天提供了关键性技术支持;21世纪以来,舱内外航天服暖体假人、航天员尿收集装置、半刚性太阳能电池帆板玻纤网格基板、中国航天员专用服装系列化设计等科研成果,成功应用于‘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工程及‘天宫一号’‘天宫二号’……“东华大学是一所有历史、有文化、有创新、有特色的学校,一代代东华人为中国纺织工业发展和国计民生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纺织、航天、军工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性成果。我们要在‘崇德博学,砺志尚实’校训精神的指引下,担起国之重任,不负学校期待,接续奋斗,永不停歇,做新时代追梦人。”

赵姝婷同志说:“纵观70年办学历程,学校虽历经不同发展时期,但发源于张謇先生1912年创办的纺织染传习所、历经岁月积淀形成的‘崇德博学、砺志尚实’东华校训精神一脉相承,成为东华人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在70年发展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自觉把民族复兴的时代经纬织入学校事业的发展蓝图,赓续大学之道,践行大学使命,谱写了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华彩乐章。”

席艺允同志说:“建国之初,如何解决老百姓的穿衣问题,成为无数共产党人心头的‘大难题’。1951年,东华大学前身华东纺织工学院应运而生,从无到有,攻坚克难,为新中国化纤工业和纺织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初期,学校提出‘向科学技术高峰进军’,多学科联合攻关,成功自制高速纺实验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新时代,东华大学奋进的脚步合着‘建设航天强国’的铿锵节拍。‘星载天线金属网’、‘神舟十一号’航天服,为‘飞天梦’贡献了‘东华智慧’‘东华方案’。”

吴彦颖同志说:“在东华大学走过的七十载春华秋实里,始终怀揣着服务国家战略的情怀,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从成功研制‘航天级高纯粘胶基碳纤维’助力导弹一飞冲天,再到‘星载天线金属网’的腾空出世……东华制造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插上了翅膀。一代又一代的东华人以科技为笔,为祖国的发展书写了绚烂的篇章。作为新一代东华人,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也要担起自己的使命,积极进取,奋勇前进。”

 “激昂青春系党心,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系列活动是信息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长期坚持的党员学习交流和促进平台,旨在进一步提升党员的理论素养和发挥实践模范作用,构建共同学习、共同实践、共同进步的阵地。在本次“学党史忆初心,明校史担使命”主题党日活动中,大家既是建党百年的见证人,也是东华七秩的亲历者,党支部书记王秋莲同志进行了学习总结,希望大家继续深入学习党史,同时要牢记“崇德博学,砺志尚实”的校训,不要忘记老一辈东华人“为全国人穿好衣”的初心,也要牢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希望大家都能在自己的领域为党和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撰稿:董瀛月 卢嘉王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