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之中育新机,积极应对就业季——理学院21届就业形势分析座谈会
发布时间:2020-08-05 浏览量:96
2020年7月24日,东华大学理学院举行了线上2021届就业形势分析座谈会。会议由理学院17级成泽婧宜主持,邀请到了东华大学就业服务中心生涯教育指导及全球咨询师的纪静老师进行内容分享,理学院辅导员办公室主任张佳以及理学院的2021届毕业同学出席了本次会议。
(座谈会开篇)
2020年毕业生面临着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毕业人数新高、疫情叠加影响,国内外经济环境、社会局势等的种种变化,加剧了2021届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复杂程度。就国内外经济、社会和就业形势总体来看,在新冠疫情和中美贸易战等事件的多重影响下,国内就业形式十分严峻。疫情不仅对中国对外贸易增速形成拖累,也导致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重新调整及贸易保护主义叠加,加上全球性、地域性政经摩擦和冲突导致的不确定性急剧上升,进一步加剧了经济下行压力,我国经济复苏的前景仍不明朗。一方面,要面临持续上涨的的就业人数,据教育部公开数据,202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增长 40万,达到874万;另一方面,大批传统线下业态疫情冲击影响大,旅游、生活服务、线下教育、金融等行业发展局面严峻,生存与转型成为重点。但与此同时,在危机之下也催生出新业态、新职业,由此带来了新的变化,交通物流、医疗健康、互联网科技、高端制造、在线教育、短视频、直播带货等领域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在扩容和吸纳大量人才的同时,也孕育了一批新职业。
(老师介绍不同行业招聘需求)
从20届的求职情况来看,双一流高校应届生仍然具有竞争力,但许多应届生没有正确评估自己的价值。受疫情影响,金融业、进出口贸易、服务业等多个行业需求收缩严重;机械制造和互联网技术岗位仍旧呈现逆势增长。尽管竞争更加激烈,但有能力申请这类岗位的应届生对自身的估值依然普遍偏高,与社会招聘现状刚好相反,人才市场供需两端对工作能⼒和任职要求的认知不匹配的现状持续存在。在此情况下,应届生应当正确认知自身价值,尽早从秋招就开始进行求职准备,避免在春招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
(2019年学生就业情况介绍)
纪静老师通过具体分析指出,从我校学生就业情况来看,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较为平稳,毕业生薪资也在持续增长,除了关注就业形式外还需要多了解国家政策和趋势。2020以来国家出台了许多就业新政策,如线上招聘活动、基层就业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志愿者、西藏新疆招录等)、科研助理、第二学士学位、征兵入伍、大学生创业补贴等,这些政策举措能够给学生提供新的就业方向并有效缓解就业压力。就业趋势上,目前社会多元化程度提高,职业方向不断拓宽,应届生的就业通适度和选择面也不断扩大,学生应理性拥抱自由职业,可以考虑跳出“舒适圈”谋求新的职业发展。纪静老师还提到,我们应当未雨绸缪、早做准备,有“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理念,在“危机”中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完善自我,抓住新机遇。
最后,张佳老师组织了提问环节,纪静老师和张佳老师都对同学们的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本次线上分享会让理学院的学生们更多地了解到了疫情和国际关系影响下的2021就业新形势,进一步指导了面临毕业的学生们的生涯规划,为以后的就业准备和深造指明了方向。
(座谈会结束)
作者:成泽婧宜、张佳
供稿单位: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