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西域情难忘,援赴边疆志不移——第九期东华援疆团军垦老战士见面交流会
发布时间:2019-07-10 浏览量:73
“只要还站的动九号线,我们就还要来东华大学。”
———援疆老战士郑连真
2019年6月26日13:30,第九期东华援疆团军垦老战士见面交流会在图文第七会议室顺利召开。东华大学宣传部部长虞晨洁,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院长顾伯洪,东华大学特聘教授、校援疆领导小组成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学者讲座教授、援疆团总指挥邱夷平,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团委书记马也,塔河文化负责人、原塔里木大学党委副书记郑连真,塔河文化负责人、召集人石振亮,原新疆阿拉尔电视台台长何百成,原阿拉尔电视台编导郭利民,边疆往事摄制组摄影师陈振海、季益洪、张端生出席本次会议,援疆团团长周梦婕以及众成员悉数到场。
院长致辞,援业流长
本次会议在主持人陈鹏坤的介绍下,徐徐开始。会议伊始,纺织学院院长顾伯洪致辞。顾院长以一带一路为背景,结合纺织行业的大趋势,谈论了当下援疆重要的意义,高度赞扬了历届援疆团所取得的成绩。追昔抚今,顾院长寄希望于第九期援疆团能够继续以本专业为载体,将纺织锲入了新疆的土壤,令其生根开花,在传承军垦老战士精神的同时,也要将他们的优良传统融入到实践中。言语之间,顾院长透露出的是对大学生援疆事业的肯定和期许,他特别提出了今年要和学生们一同前往纺织高端论坛。致辞的最后,顾院长祝愿第九期援疆团圆满成功。
顾伯洪院长致辞
既往开来,致知力行
首先,由军垦老战士代表石振亮向第九期援疆团授旗。小小的一面旗帜,承载着的是前辈们的殷殷期盼。然后,周梦婕对本期援疆团进行工作汇报。本期援疆团由12所高校109名学生参与,可谓声势浩大,名声响亮!相比往期,此次新增了对喀什四县的对口支援,并且将往期对工厂技术工人的培训,改为了对职高学生的教育。周梦婕结合自己亲身前往巴楚考察的经历,讲述了边疆地区学生教育的落后,以及我们援疆工作的必要性。同时,为了扩充边疆地区学生的图书馆,我们已经筹集了七千多本书,总计价值十八万元。展望此次西行,我们还要承办纺织高端论坛,进行援疆十周年统筹工作,以及以及农四师水印项目。
授旗仪式
周梦婕团长做前期工作汇报
忆往昔、援疆岁月稠
军垦老站士为我们分享当年的援疆生活。首先,郑连真深情讲述了他的故事。郑老少年即丧双亲,是党一手养育教育了他,他的一生也在回馈党的恩情。十几岁便响应号召,向着塔克拉玛干沙漠西进,天不亮即出工,半夜不得归,住地窝子,啃苞谷馍。但他从无怨言,因为他深知他在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少年入党的他,反问我们为何入党?他回答道,一不怕吃苦,二不怕吃亏。朱镕基总理考察新疆,曾称他是上海人民的儿子,我们知道他更是新疆人民的儿子。随后,郭利民分享了他的新疆往事。郭老作为一位在新疆三十五年的老知青,他最难忘的便是1968-1970三年间,修中巴公路的经历。作为这段经历的讲述者,他首先想到的是那群永远留在了那条公路上的战友。当年上海四千知青参与修路,他们将自己的命运和中巴人民的友谊紧密联系,如今的媒体对这段历史却报道不多,郭老说起这些,心中难免会有些许遗憾。郭老为此,自己出了一本回忆录,出版过程波折不断,好在如今出版在望。最后,何百成讲述了他的光辉岁月。他将四十四年的援疆生涯,总结为过了一条塔里木河,十九年此岸的农场生活,二十五年对岸阿拉尔的电视台工作经历,从一位平头知青一步步走到了阿拉尔电视台台长。塔里木的一草一木早已经刻印在他的血脉中,退休十年,回疆十次。在新疆魂梦牵萦着黄浦江,如今在上海年年不忘的又是塔里木。
老战士郑连真讲述新疆往事
老战士何百成讲述他的援疆岁月
老战士郭利民讲述修建中巴公路经历
此行路漫漫,自有后来人
会议最后,由邱夷平教授总结寄语。邱教授回忆了九期援疆团一步步走来,遭受的波折与艰难,感谢老同志,党委宣传部,以及东华大学的领导们在这一过程中给予的支持。邱夷平教授寄语我们要不忘初心!说到初心是什么?邱教授说,初心是为边疆的建设服务,初心是上海大学生也该去做一回新疆人。邱教授强调要继承红色基因,说完看着援疆团这些稚嫩的脸庞,不禁说:自有后来人。
邱夷平教授总结寄语
这群老兵已经回归故里多年,也许再过一些年,名字和容貌都会渐渐被忘记,但他们的故事,他们那些激情燃烧过的岁月,将如同那浩荡的塔河水,终会一直奔涌在塔里木,奔涌在阿拉尔。
故赞曰:知青老去,丹心犹壮。身居沪上,遥望西域情不忘,心系天山,援赴边疆志犹存。年过古稀,赤子之心仍怀,举手投足,拓荒者之风俱存。可谓真名士,自风流!
全体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