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做一个完整的人
发布时间:2019-11-14 浏览量:139
外语学院 刘丽娜老师
2018年的9月,你们经历了十余载寒窗苦读来到东华大学,来到外语学院,开启了属于你们的崭新大学生活。对于东华而言,我和成长于千禧年一代的你们一样,都是“新人”,我们共同探索一教、二教的A、B分区,共同探索文汇路的美食,共同探索“选课”奥秘......清晰的记得你们来报到的场景;你们竞选班委、年级干部的场景;你们代表团支部述职汇报的场景,往事一桩桩、一幕幕仿佛就在昨日,感谢你们,是你们让我体会到了为人师者的快乐。经历了八个月的相处,“辅中有导,导中有辅”辅导之间,我们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首先,我们谈谈学习——成绩绝非衡量优秀与否的唯一指标
开学之初有不少同学以各种方式和我提及了对于自身成绩的担忧与困惑,无论成绩好坏与否,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成绩单”绝不是全部,它并非衡量你们“优秀”与否的唯一指标。一所杰出的大学不仅要有人文主义教育,更重要的是要有人文主义关怀,人文主义教育可以带领学生突破事务主义引发的短见,走到苍帐下仰望苍穹,树立崇高理想;人文主义关怀可以带领学生突破成绩单的己见,每一位学生都是有尊严、有思想的,我们的东华大学,我们的外语学院,亦是如此。你们从高中过来,语言水平参差不一,所以,胜不骄、败不馁,本次考试不理想没有关系,下学期从语言学习方法、文献学习技巧层面找找原因,继续努力,2019年,我们共同撸起袖子加油干!
其次,我们谈谈大学——真正成为一名有思想、能学习的大学生
何为大学,《老子》的开篇提及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是一个半社会状态。为何说它是半社会状态?大学首先是学校,它依然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使命,但它又是你们进入社会的前奏,四年的大学生活,不仅要培养你们的学术能力,还要培养你们独立生活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及适应社会的能力,所以说,大学也是一个半社会状态。接下来我们再来谈谈大学生,什么是大学生?大学生首先是学生,学生的本职是学习,这是学生的天职,其它一切学习之外的事都只能是副业。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将人的境界分为四层,分别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其实学习也是这四重境界,自然境界的学习,人是为了生存,不学习基本的技能人就活不了。我们开始学习之后,很快就会度过这重境界。现在大部分人都处在功利境界,初中好好学习是为了考个好高中,高中好好学习是为了考个好大学,到了大学好好学习是为了保研、为了入党、这么想不能说错,一旦你的目标达成之后,你就会立刻松懈下来,而且学到的学问也不是真的学问,不是经世致用的学问,不是为人民服务的学问。学习的道德境界就像张载而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你是带着一个高尚的目的、不是单纯的为己目的去学习。而最高的天地境界则是把学习视作生活的一部分,既不高看自己所做的学问,也不轻言贬低妄自菲薄。大学的学习,希望大家都能完成从自然境界、功利境界到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过度。做一个真正的有思想、能学习的大学生。
最后,我们谈谈理想——兼具世界眼光、兼备家国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的大境界、“不负人民”的大作为对我们青年学子而言是一种公开勉励,奋进是中国的姿态,奋斗是青年的姿态。人性之殊,殊于气质,无论是“困学勉行,止于至善”的世界观启蒙,还是“理论可变,史料常青”的方法论指引,都会使得我们有不一样的生命体验。1200年前,韩愈在《送李愿归盘古序》中谈及了大丈夫在世的两种处事之道:无论是“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亦或是“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都暗示我们未来的征程不会一帆风顺,势必会有荆棘、坎坷,愿我们都能拥有一种大开大合的人生观,谨记行者常至,为者常成,愿我们都能拥有“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困而志不倦”的处世心态,拥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人生理想,坦率的面对“成功与失败”,豁达的面对“一切的不可知”。
“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在此,谨以《尚书》之“九德”赠与即将迈入大二年级的你们,青春不问西东,岁月自成芳华。未来的日子里,惟愿你们在学思践悟中不忘初心,不负韶华;脚踏实地,收获丰满的人生。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文字:卢文芸、刘丽娜
供稿:外语学院
编辑:罗雨林
责任编辑:韩谨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