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无恙 你我相安——以大学生之名捍卫国家安全

发布时间:2020-04-13    浏览量:309

图片1.png

机械工程学院叶圣华

  

20157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每年4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我们将迎来第5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最重要基石、是人民福祉的最根本保障,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与新挑战,作出了一系列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的总体部署。从成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再到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设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奋力开拓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的战略智慧和使命担当。

当前,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与蔓延,生物安全成为新的国家安全议题。

2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要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这个全新论断丰富了国家安全的内容要素,至此,我国国家安全主要包括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太空安全、深海安全、极地安全和生物安全等领域。

近年来,非典、甲型H1N1流感、高致病型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等全球性新发突发重大疫情不断爆发,以重大疫情为表现的生物安全问题严重影响到人民健康、社会秩序、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世界生物安全形势日趋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如何应对新的生物安全风险,守卫国家安全,成为摆在党和人民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然,山河无恙,你我才能相安。作为大学生,我们该如何捍卫国家安全?

  

疫情危机中敲响生物安全警钟

  

生物安全是人类对抗病毒疫情的第一道防线。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既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警醒,再次给我们敲响了生物安全警钟,使我们不得不再次反思人与自然到底如何共生共存。处在生物链顶层的人类,为了一己私欲,一次次跨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边界,对野生动物进行侵袭、捕猎,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致使原本寄宿在野生动物中的病毒或致病菌蔓延到人类,导致疫情的发生,给予人类惨痛的教训。

同学们,面对此次疫情危机,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自我、以此警醒,学会敬畏自然、敬畏生物,自觉增强生态保护意识和公共卫生安全意识,承认自然的主体地位,主动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图片2.png

  

  

忧患意识中坚守生物安全底线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品质,也是防范化解各种风险的底线思维。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党中央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为阻止疫情蔓延,审时度势、综合研判,迅速作出部署。全国各地先后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协调与调度,14亿中国人民积极参与、主动配合,坚决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和社会风险。疫情防控加速了疫苗研发、流行病学等生物安全领域的重大科研攻关,充分证明,增强忧患意识是有效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前提,是贯穿疫情防控、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精神条件。

同学们,在任何情况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居安思危、放眼长远、有备无患,提高防范风险的本领,及时做好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将风险控制在萌芽之时,在忧患意识中坚守生物安全底线,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图片3.png

  

  

守望相助中筑牢生物安全防线

  

疫情的蔓延给世界各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深刻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疫情之下,如何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维护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基础上,积极主动与国际社会展开合作,向众多国家和地区提供物资援助,同世界各国一道共克时艰,全力阻止疫情在全球蔓延,积极推动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同学们,面对日益严峻的世界生物安全形势,我们不仅要自觉履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职责义务,更要在守望相助中筑牢生物安全防线,携手应对、形成合力,如此才能无往不胜,保护人类共同家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学们,我们要牢固树立总体国家观,进一步认清新时代国家安全形势,增强忧患意识,自觉做国家安全的捍卫者!

  

图片4.png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文字:叶圣华

供稿:机械工程学院

编辑:张馨月

责任编辑:吴艾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