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育人,从教师受益开始 ——教师心理健康促进项目,2019年东华大学再上新征程
发布时间:2019-04-29 浏览量:103
题记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文件中明确提出,着力培育师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师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2015年东华大学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东华委字〔2015〕13号)明确提出关注青年教师心理健康,2017年东华大学教师代表大会提出“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工作”的提案,2018年学校党委工作会议上提出“全员育人,共筑师生心理健康”的工作方向。
教师心理健康的促进,是共筑师生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是推动学生心理成长的重要力量,有着长效而深远的影响。2018年,东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依托东华大学工会,创建了以“东华大学教职工心理学爱好者协会”为工作载体,以教师读书会及教师深度互助支持小组为运作方式,探索教师心理健康服务的新机制。
创设工作机制:兴趣导向的心理学爱好者协会
“东华大学教职工心理学爱好者协会”成立于2018年3月,目前在册会员64人,是一个依托东华大学工会系统面向全校教职工招募的,以兴趣为导向、服务心理相关需求的教师互助组织。协会开展的活动主要以互助式支持小组的形式进行,本着尊重、接纳、互助、成长的原则,活动的设计基于以下三个方面,不同活动有所侧重:其一,增进会员对自我情绪、情感的体验,收获个人成长;其二,在工作中更好的理解学生,建立更和谐的师生关系;其三,在日常生活中增进对健康家庭关系的理解,收获情感富足的家庭生活。
探索运作方式:长期、稳定、深入的互助小组
什么样的组织方式更符合教师的期待呢?前期的调研显示,教师们普遍希望通过稳定的、长期的互助小组的形式对现实生活中的心理议题深入学习,其中最受关注的是育儿话题。鉴于此,2018年东华大学教职工心理学爱好者协会首先开展0~6岁育儿读书会,借助阅读经典书籍《捕捉儿童敏感期》,读书会每学期连续开展11次,全年共计22次,参与人数300人次,期间有多位老师因为其它老师的推荐而陆续加入,讨论的话题涉及育儿、家庭、规则秩序、人际交往等主题。为了量化活动效果评估,协会分别在春/秋两个学期活动结束时,进行了匿名问卷调查:以1~10分评分,认为读书会对自己的帮助程度评分为8.7分/9.6分,未来继续参与的意愿分别是9.3分/9.9分。多位老师在读书会结束时含泪表达,读书会远超期待,除了解决了育儿焦虑,自己在家庭关系中也明显成长。
成员感悟:
“发现大家各有各的焦虑,感受到焦虑的普遍性,自己反而更淡定了!读书会远超期待!”
“在读书会中我获得了育儿经验,缓解了焦虑,育儿心态更平静、淡定、自信,有机会表达困惑,同伴互助,收获支持,学会了与孩子沟通,理解他敏感期的行为。”
“通过与其他老师经验的分享,特别是一些孩子比我大的老师的分享,让我体验到了育儿过程共通的东西和共同的迷惘、问题,让自己能淡定、能思考,害怕和手足无措的情况少了很多。”
“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更自信,对身边人的指责更可以心安理得的拒绝,对自己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更加释然。”
在积累中创新:2019年东华大学教职工心理学爱好者协会再上新征程
一年的实践表明,读书会特别是育儿读书会,是一个凝聚教师团体、推进心理健康理念的有效切入点。2019年3月育儿读书会又重新出发,共读书籍《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将服务范围拓展到全育龄段的教师。有了过去一年的积淀,读书会的活力从线下活跃到线上,大家通过协会的微信群分享信息,互帮互助。随着团体的信任和开放程度的不断增高,读书会也引入了更多的心理元素,利用角色扮演、行为雕塑等方式,更生动的再现生活场景,老师们有了更多体验式的互动。同时,话题也逐渐从育儿向家庭关系、个人成长经历回溯及夫妻互动等更深层次的方向展开,团体的自发性和互助性明显提升。
在这样一个高开放、高互助团体的背景下,5月协会还将尝试开展更为深入的探索性的团体心理小组活动,以期用互助小组的方式结合团体心理咨询的带领技巧为教工提供一个疏解心理压力、练习情绪管理、提高沟通技巧的团体心理支持小组,为有强烈个人诉求的老师建立一个容纳性强、互助性高的心理调节场所。
结语
东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通过多层次共建的方式,依托东华大学校工会,创建兴趣导向的“教职工心理学爱好者协会”,以提高教职工心理健康知识及心理健康素质为抓手,辐射校园心理育人大环境。带动教师推己及人,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甚至投入到心理育人的工作中来。可以想见的未来,会有一批各个岗位的老师通过自身对心理健康的追求,将心理健康的种子播撒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让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被尊重、被理解的感受,创造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大环境,达到和谐师生关系、和谐校园的目标。
撰稿人:田园 曹宁宁